奥鹏作业答案 - 分忧网!奥鹏作业答案,奥鹏在线作业答案,奥鹏作业答案及毕业论文分忧

奥鹏作业答案,奥鹏在线作业答案,奥鹏在线考核_分忧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奥鹏在线 >

川大《刑法学(1)1005》21秋在线作业2标准答案

时间:2021-12-24 19:35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单选题)1: 从一般意义而言,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包括了( )。 A: 犯罪的行为、犯罪的结果 B: 犯罪的动机、犯罪的目的 C: 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 D: 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2: 刑法学研究的对象是( )。 A: 刑法典 B: 刑法及其规
(单选题)1: 从一般意义而言,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包括了( )。
A: 犯罪的行为、犯罪的结果
B: 犯罪的动机、犯罪的目的
C: 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
D: 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单选题)2: 刑法学研究的对象是( )。
A: 刑法典
B: 刑法及其规定的犯罪和刑罚
C: 刑法及其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D: 刑法及其规定的犯罪和刑事责任


(单选题)3: 死刑缓期执行考验期内,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后,减为( )
A: 15年有期徒刑
B: 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C: 18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D: 无期徒刑


(单选题)4: 李某欲到王家盗窃,正在翻箱倒柜时,忽听到屋外有多人脚步声,只好仓皇逃走。李某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单选题)5: 吴某因犯非法拘禁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分别被判处1年有期徒刑和3000元罚金。对此,应按照( )决定执行的刑罚
A: 吸收原则
B: 限制加重原则
C: 折衷原则
D: 并科原则


(单选题)6: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依法( )。
A: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可以免除处罚
D: 应当免除处罚


(单选题)7: 没收财产的范围包括( )
A: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
B: 违禁品
C: 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
D: 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


(单选题)8: 刘某意图杀死范某。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门外,等候范某的出现,后因久等未果,又惧怕法律,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 )。
A: 犯罪预备
B: 预备阶段上的犯罪中止
C: 犯罪未遂
D: 实行阶段上的犯罪中止


(单选题)9: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 )。
A: 适用我国刑法
B: 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C: 有条件地适用我国刑法
D: 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不适用我国刑法


(单选题)10: 甲、乙同乘一列火车。甲以为乙的手提包里有钱财,于是趁乙上厕所之机,拿走了乙的手提包。事实上乙的手提包内没有财物,只有一把手枪。甲的行为( )。
A: 构成盗窃枪支罪
B: 构成盗窃罪
C: 构成抢夺罪
D: 构成抢夺枪支罪


(单选题)11: 王某因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考虑其有积极退赃并检举他人犯罪的情节,决定宣告缓刑3年。考验期满内,王某又犯交通肇事罪,但在考验期内未被发现,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又查获(未过追诉时效)。对王某的行为,如何处理( )?
A: 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交通肇事罪处罚
B: 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C: 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
D: 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惯犯从重处罚


(单选题)12: 下列犯罪人中,不适用假释的是( )。
A: 主犯
B: 教唆犯
C: 累犯
D: 首犯


(单选题)13: 精神病人只有在实施危害行为时( )自己的行为的,才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
A: 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
B: 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C: 不能辨认并且控制
D: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单选题)14: 张某意图杀害李某,一日晚藏于李某院门外,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移动,即认为是李某,遂举枪射击,次日方知打死的不是李某,而是李某家中的一头牲畜。张某( )
A: 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责任
B: 因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C: 应负过失杀人的责任
D: 因其行为未造成李某受损害,不负刑事责任


(单选题)15: 下列犯罪不能适用假释的有( )。
A: 因抢劫罪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
B: 因强奸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C: 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9年有期徒刑
D: 因贪污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单选题)16: 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王某随后持三角刮刀将宋某杀死。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
B: 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 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D: 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单选题)17: 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 )。
A: 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对象
B: 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人或物
C: 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社会关系的一部分
D: 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


(单选题)18: 疏忽大意过失与过于自信过失的主要区别是( )不同。
A: 危害结果是否发生的意义
B: 危害结果的内容
C: 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
D: 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态度


(单选题)19: 某甲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缆,数额不大,构成了破坏电力设备罪。某乙盗窃准备安装的电缆线,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甲、乙的行为所侵犯的对象相同,但罪名却不同,原因是:(  )
A: 犯罪对象数额大小不同
B: 犯罪对象本身的性质不同
C: 犯罪对象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同
D: 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


(单选题)20: 施某犯贪污罪,被判无期徒刑。服刑12年后,因表现良好而获假释。在假释考验期内的第6年,施某故意致人重伤,被判刑9年。根据刑法规定,对施某应撤销假释,按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理。对施某应适用何种刑罚幅度或刑种?( )
A: 应在9年以上20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B: 应在9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C: 应在12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D: 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


(单选题)21: 甲在13周岁时抢劫价值2000元的物品,在15周岁时抢劫价值8500元的物品,在17周岁时又抢劫价值4000元的物品。在对甲追究刑事责任时,计算其抢劫罪数额应为( )。
A: 14500元
B: 12500元
C: 9500元
D: 4000元


(单选题)22: 犯罪的根本特征是( )。
A: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 刑事违法性
C: 应受刑罚惩罚性
D: 主观罪过性


(单选题)23: 赵某1987年12月16日出生,2001年12月16日凌晨实施抢劫,共劫得人民币二百余元,对赵某应当( )。
A: 不追究刑事责任
B: 追究刑事责任
C: 追究刑事责任,但应减轻或免除处罚
D: 追究刑事责任,但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单选题)24: 甲犯某罪,该罪的法定最高刑为7年,按照刑法的规定,对其的追诉期为( )
A: 20年
B: 15年
C: 10年
D: 5年


(单选题)25: 某甲实施的下列行为事实中,属于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事实是( )。
A: 发生在荒野
B: 用枪将被害人打死
C: 发生在“严打”期间
D: 被害人是盲人


(单选题)26: 王某将赵某杀死后逃往外地,因惧怕从重处罚,就给原居住地的公安机关打了一个电话,如实交待了自己所犯的杀人罪行。王某在投案自首途中被公安机关逮捕。王某的行为( )。
A: 属于立功表现
B: 犯罪未果的原因不同
C: 犯罪的结果不同
D: 犯罪行为不同


(单选题)27: 下列法定量刑情节中,属于从重处罚的情节是( )
A: 未遂犯
B: 既遂犯
C: 累犯
D: 预备犯


(单选题)28: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 )。
A: 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
B: 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一般损害的
C: 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
D: 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一般损害的


(单选题)29: 在犯罪构成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要件是犯罪( )。
A: 主体要件
B: 客体要件
C: 客观要件
D: 主观要件


(单选题)30: 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 )。
A: 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B: 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C: 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 犯罪是触犯法律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多选题)31: 李某教唆精神病人王某犯罪,李某( )。
A: 与王某构成共同犯罪
B: 应单独承担刑事责任
C: 是教唆犯
D: 是间接实行犯


(多选题)32: 以下关于认识错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甲误将冰冻后的块状猪肉当作毒品加以运输,只成立运输毒品罪未遂
B: 乙误将张三的汽车当作仇人李四的汽车放火烧毁,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未遂
C: 丙误将15周岁的田某(男性)当作未满14周岁的儿童加以拐卖,构成拐卖儿童罪既遂
D: 丁某晚上为杀害仇人王五而对准对面的来人开枪,不想打中的是丁自己的父亲,丁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多选题)33: 处断的一罪包括 ( )。
A: 结果加重犯
B: 吸收犯
C: 牵连犯
D: 连续犯


(多选题)34: 下列哪些属于广义上的刑法( )。
A: 刑法典
B: 单行刑事法律
C: 附属刑法规范
D: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判例


(多选题)35: 概括各国处理刑法空间效力的原则,主要有( )。
A: 属地原则
B: 属人原则
C: 保护原则
D: 普遍原则


(多选题)36: 下列情况中,属于累犯的是(  )。
A: 阎某1980年因抢劫被判刑10年,1990年刑满释放后,无事可做,便多次窃取自行车,1994年销赃时被当场抓获,后人民法院判其有期徒刑4年
B: 郑某盗窃被邻居孙某告发,被判处拘役,刑满释放后到家的当晚,越想越气,抓起菜刀直奔孙家,孙某正在门口吃饭,郑某举刀向孙某砍去,孙某躲闪不及,身受重伤。
C: 赵某因危害国家安全罪而服刑5年,刑满释放。12年后,因生意破产,遂参加间谍组织再次进行危害国家安全活动。
D: 关某因盗窃罪而服刑3年,刑满释放回厂后多次打架,被领导批评,第二年,因不慎把一幢集体宿舍烧了,关某虽自己也努力扑救,仍给工厂带来了损失8万元。


(多选题)37: 我国刑法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 )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负刑事责任。
A: 杀人
B: 拐骗儿童
C: 抢劫
D: 强奸


(多选题)38: 下列情况属于结果加重犯的有 ( )
A: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
B: 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致人重伤死亡
C: 抢劫致人重伤死亡
D: 盗窃他人财物引起被害人自杀


(多选题)39: 在下列情形中,应视为不法侵害已经终止的是( )。
A: 不法侵害已经完结
B: 不法侵害人自动中止侵害
C: 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
D: 不法侵害人已经丧失继续侵害的能力


(多选题)40: 某甲骑车回家时主动与一外地女青年乙交谈,得知乙迷路后表示愿意带她找目的地。乙于是同意。两人找到天黑,仍未找到目的地,甲见四周无人,乙姿色尚可,便将其拖至一小树林,实施了强奸。完事后怕乙告发,便起杀人灭口的念头,从地上捡起一砖头猛砸乙的头部,将其打死后离去,临走时还拿走乙的手提包,内有现金1500元。某甲的行为构成哪些罪?
A: 强奸罪
B: 抢劫罪
C: 故意杀人罪
D: 盗窃罪


(多选题)4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
A: 犯罪的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B: 犯罪的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外
C: 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外,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D: 犯罪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船舶内


(多选题)42: 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包括(    )。
A: 犯罪客观方面
B: 犯罪客体
C: 犯罪主观方面
D: 犯罪主体


(多选题)43: 造成损害但不负刑事责任的行为包括( )。
A: 意外事件
B: 正当防卫
C: 防卫过当
D: 紧急避险


(多选题)44: 我国刑法规定的量刑制度包括( )。
A: 累犯
B: 立功
C: 减刑
D: 自首


(多选题)45: 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 )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 故意杀人罪
B: 抢劫罪
C: 贩卖毒品罪
D: 放火罪


(多选题)46: 下列刑法基本原则中,属于刑法典明文规定的是( )。
A: 罪刑法定原则
B: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多选题)47: 以下关于犯罪中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在某钟表店购物时,乘营业员不注意之机,从柜台内将一只价值高昂的手表拿出偷偷握在手中,然后在柜台边假装和其朋友选购其他钟表。在营业员高呼“有人偷手表”之后,甲马上将手表交给钟表店保安,并说了一声“开个玩笑”,就试图离开,但被保安拦住。甲的行为属于盗窃罪未遂
B: 乙与张三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乙得知张三独自在家,便携带匕首向张三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只得返回家中,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C: 乙基于杀人的意图对他人实施暴力,见被害人流血不止而心生怜悯,将其送到医院,被害人经治疗后仍鉴定为重伤.乙不是犯罪中止
D: 赵某持刀闯入女友钱某家中,声称要挖出她的双眼以教训她“与人通奸”的不忠行为,面对钱某的苦苦哀求,赵某将刀扔在钱某面前转身离去。依照刑法规定,对赵某应当减轻处罚


(多选题)48: 下列关于刑法第20条第3款所规定的无限防卫权(特殊防卫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A: 于某流氓成性,一天深夜越墙闯入年轻妇女赵某家,要求与赵发生关系遭受拒绝,于是拔刀威胁,遇赵不从即用刀刺杀。这时赵某计上心来,口头表示同意并往床上退,于以为得逞,积极逼近赵。赵从身后的床上操起一把大剪刀朝于腹部猛捅数次,致其死亡。赵某的行为没有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
B: 妇女乙为饿死自己刚出生的婴儿,而故意连续两天不给自己的孩子喂奶。该婴儿啼哭不止,邻居李某见此情景,将乙打翻在地,致其死亡,李某的行为不属于行使无限防卫权,应当负刑事责任
C: 丙绑架丁(8岁),偶然从现场经过的张三为救丁,从砖头砸死了丙,救出丁,张三不是不法侵害的受害人,不能行使无过当防卫权
D: 在列车上同座的李四发现王五特别有钱,就在其喝的茶水中投放安眠药,王五5分钟后沉沉睡去,李四伸手去翻王五的手提包。目睹整个过程的周某终于忍无可忍,将李四推倒地,致其脑溢血死亡,周某的行为并未超过正当防卫的限度


(多选题)49: 下列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 甲欲杀害其仇人张三,某日8时对其所喝牛奶下毒,1小时后毒性必定发作,张三一定会死。但张三服毒后坐飞机去外地出差,8时45分飞机故障坠毁,张三死亡。死亡结果的发生和甲的杀害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甲不构成犯罪
B: 乙欲杀其仇人赵某,在河边对其砍了10刀,被害人重伤昏迷。乙以为赵某已经死亡,遂离去。但2小时后,赵某自己醒来,误将沙砾吸入喉咙,窒息死亡。赵某的死亡和乙的危害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 丙故意伤害田某,田某受轻伤入院治疗,当晚医院发生原因不明的火灾,田某被烧死,丙构成故意伤害罪,但无须对死亡结果承担刑事责任
D: 丁基于杀害的意思,对被害人李某使用暴力,后者重伤后昏迷,丁即将其扔下深渊。事后查明:李某是在被抛弃时碰上巨石而摔死的。丁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当数罪并罚


(多选题)50: 依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人员中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是( )。
A: 不满14周岁的人
B: 又聋又哑的人
C: 生理性醉酒的人
D: 病理性醉酒的人

(责任编辑:admin)要这答案加QQ:800020900 或加微信:vq800020900 获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猜您喜欢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