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作业答案 - 分忧网!奥鹏作业答案,奥鹏在线作业答案,奥鹏作业答案及毕业论文分忧

奥鹏作业答案,奥鹏在线作业答案,奥鹏在线考核_分忧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范文 >

21秋中医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作业答案

时间:2021-12-22 19:5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单选题)1: 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A: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B: 保卫祖国、反对侵略 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2: 下列理论中,属于马克思创立的是( ) A: 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 C: 空想社会
(单选题)1: 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A: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B: 保卫祖国、反对侵略
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单选题)2: 下列理论中,属于马克思创立的是( )
A: 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
C: 空想社会主义
D: 形而上学


(单选题)3: 法律主要体现的是( )意志
A: 全民
B: 统治阶级
C: 党
D: 全社会


(单选题)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于( ),同当今最鲜明的时代主题相适应,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价值表达。
A: 社会主义制度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C: 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单选题)5: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表达的意思,下列错误的( )
A: 人要有远大的理想
B: 实现理想要有坚定的信念
C: 成就事业要靠辛勤的劳动
D: 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单选题)6: 关于法律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法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
B: 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是法的最早的表现形式
C: 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D: 法律完全是阶级斗争的产物,而不是出于调整经济关系的需要


(单选题)7: 下列关于正当防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
B: 正当防卫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行为者本人实施防卫
C: 正当防卫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实施防卫
D: 正当防卫只能是为了保护本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而实行的防卫


(单选题)8: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 )
A: 具有领域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B: 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C: 具有岗位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D: 具有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单选题)9: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下功夫,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这段话论证的是践行核心价值观要做到( )
A: 勤学
B: 修德
C: 笃实
D: 明辨


(单选题)10: 2018年3月,( )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式写入宪法,进一步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A: 十一
B: 十二
C: 十三
D: 十四


(单选题)11: 人类社会至今为止一共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与此一致,人类社会总共出现了( )种道德形态。
A: 五
B: 六
C: 四
D: 七


(单选题)12: 《汉书?董仲舒传》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在道德起源上,这属于一种( )的观点。
A: 主观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机械唯物主义
D: 辩证唯物主义


(单选题)13: “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要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讽刺的是( )的人生观
A: 享乐主义
B: 拜金主义
C: 理想主义
D: 极端个人主义


(单选题)14: 一般来说,个人品德的形成包含有心理上和行为习惯上多种成分的相应发展。其中,人们在抉择道德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决心和毅力,称为(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意志
C: 道德规范
D: 道德行为


(单选题)15: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希望广大留学人员继承和发扬留学和报国的光荣传统,做爱国主义的坚守着和传播者,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努力方向,自觉是自己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个人成果的果实之所以应该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是因为爱国主义是( )
A: 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B: 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直接条件
C: 个人成功的根本保障
D: 个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单选题)16: 法律思维是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思维的是( )
A: 重证据
B: 重义务
C: 重实体轻程序
D: 重程序轻实体


(单选题)17: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联系,他们的联系是( )
A: 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B: 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关系
C: 阶段性理想和最终理想之间的关系
D: 理想和空想之间的关系


(单选题)18: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下列选项中,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原则的是( )
A: 爱岗敬业
B: 诚实守信
C: 助人为乐
D: 勤俭持家


(单选题)19: 爱国主义是调节( )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A: 个人与他人
B: 个人与祖国
C: 个人与社会
D: 个人与集体


(单选题)20: 关于法治与法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法治是法律的治理,法制是法律制度
B: 法治是动态的,法制是静态的
C: 法治与民主政治伴随而生,而法制则随国家诞生而产生
D: 法治与法制都是到资本主义社会才出现的


(单选题)21: 是指反映一定的( )所制约的行为自由,是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其他人的法律义务所保证的法律手段。
A: 经济发展水平
B: 社会文明程度
C: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 文化发展水平


(单选题)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 )的伟大飞跃。
A: 现代化
B: 好起来
C: 发达起来
D: 强起来


(单选题)23: 乘坐车船飞机的人应当做“文明乘客”,到影剧院看电影看演出的人应当做“文明观众”,在图书馆读书读报的人应当做“文明读者”。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守()
A: 行政法规
B: 职业道德
C: 家庭美德
D: 社会公德


(单选题)24: 社会公德是指在公共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道德要求。社会公德的最基本要求是( )
A: 遵纪守法
B: 助人为乐
C: 爱护公物
D: 文明礼貌


(单选题)25: 刑罚是指刑法规定的,由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适用的限制或剥夺某种权益的最为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刑法所规定的主刑的是( )
A: 罚金
B: 有期徒刑
C: 没收财产
D: 剥夺政治权利


(单选题)26: 大学时代是青年成长的关键时期,知识体系尚未搭建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好比小麦的( )
A: 灌浆期
B: 成熟期
C: 发芽期
D: 成长期


(单选题)27: 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相比,主要特点有( ),对社会的影响更为广泛和直接。
A: 开放性和透明性
B: 开放性和公开性
C: 透明性和可知性
D: 可知性


(单选题)28: 下列关于法治思维和人治思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治思维的本质是主张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
B: 法治思维是“多数人之治”的思维
C: 法治思维和人治思维最大的分水岭在于最高权威究竟是法律还是个人
D: 人治思维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而法治思维则呈现随意性和非理性


(单选题)29: 夫妻间的人身关系不包括:( )
A: 身份关系
B: 继承关系
C: 人格关系
D: 地位关系


(单选题)30: 关于犯罪与违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犯罪一定违法,但是违法不一定犯罪
B: 犯罪和违法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C: 犯罪是刑事违法
D: 犯罪会受到法律制裁,而违法不会


(单选题)31: 在儒家经典著作《大学》开篇明义的“八条目”中,( )是其中的核心。
A: 修身
B: 齐家
C: 治国
D: 平天下


(单选题)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是( )
A: 比肩并列关系
B: 同一关系
C: 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D: 没有关系


(单选题)33: 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有可能变成将来的现实。而把理想变成现实,最根本是要( )
A: 付诸行动
B: 坚定信念
C: 符合规律
D: 敢于创新


(单选题)34: 我国公民的基本法律义务是( )规定的
A: 宪法
B: 法律
C: 行政法规
D: 地方性法规


(单选题)35: 我国法律规定,在( )情况下公民具有无限防卫能力
A: 重大刑事犯罪
B: 一切刑事犯罪
C: 违法行为发生
D: 预防重大犯罪


(单选题)36: 附加刑只能附加在主刑后面使用。这种说法是( )
A: 正确的
B: 错误的
C: 不好判断
D: 以偏概全的


(单选题)37: 我国宪法以专章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教育文化方面的权利等,这是我国宪法基本原则中( )原则的体现。
A: 民主集中制
B: 社会主义法治
C: 人民民主
D: 尊重和保障人权


(单选题)38: 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包括( )
A: 生命健康权
B: 人身自由权
C: 选举权
D: 名誉权


(单选题)39: 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
A: 人们政府
B: 人民政协
C: 人民法院
D: 人民检察院


(单选题)40: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单选题)41: 从法律渊源上来说,现代中国属于( )
A: 大陆法系
B: 英美法系
C: 中华法系
D: 普通法系


(单选题)42: 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下列回答中错误的是( )
A: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 马克思主义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C: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D: 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世界范围内的工人运动的广泛开展


(单选题)43: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是习近平总书记教导青年( )
A: 把个人的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B: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C: 实现理想要靠艰苦奋斗
D: 实现理想要看清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单选题)44: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式写入宪法,进一步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的重大意义,下列回答中错误的是( )
A: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B: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指南
C: 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D: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单选题)45: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 勤劳勇敢
B: 自强不息
C: 改革创新
D: 爱国主义


(单选题)46: 法律义务是指反映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 ),是保障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人应该按照权利人要求从事一定行为或不行为以满足权利人利益的法律手段
A: 社会利益
B: 社会责任
C: 社会要求
D: 社会规则


(单选题)47: 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的东西远胜于鹰;狗的嗅觉比人敏锐的多,但它连被人当作各种物的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识别能力远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的更完善外,还因为( )
A: 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B: 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C: 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
D: 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单选题)48: ( )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A: 实践
B: 知识
C: 理性
D: 道德


(单选题)49: 公共生活最需要的是( )。秩序是由社会生活中的规范来制约和保障的。
A: 公共情怀
B: 公共精神
C: 公共秩序
D: 公共榜样


(单选题)50: 张某患有精神病,完全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的法律后果,张某之妻丁某代其进行民事活动,这种行为在法律上叫做( )
A: 代理
B: 授权
C: 监护
D: 扶养

(责任编辑:admin)要这答案加QQ:800020900 或加微信:vq800020900 获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猜您喜欢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