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教育的客观依据是( ) A. 生产力水平 B. 社会环境 C. 人的身心发展状况与水平 D. 遗传素质 ...
5. 社区教育的对象是( ) A. 社区内的少年儿童 B. 社区内除学生以外的社会成员 C. 社区内的每一个成员 D. 社区内的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 ...
7. 义务教育就是指免费的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
8. 马克思认为现代生产劳动的主要形式是() A. 直接劳动 B. 一般劳动 C. 脑力劳动 D. 共同劳动 ...
1. 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影响较大的流派有( ) A. 儿童中心论 B. 环境决定论 C. 社会本位论 D. 个人本位论 ...
11. 社会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方式与环节是( ) A. 社会教育 B. 学校教育 C. 家庭教育 D. 综合技术教育 ...
7. 50年代末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 ) A. 学科课程理论 B. 结构主义课程论 C. 实用主义课程论 D. 综合课程论 ...
2. 教育目的能否实现,最根本的评价标准是:( ) A. 社会的进步 B. 学校的发展 C. 学生的发展 D. 科技的进步 ...
10. 同其他形式的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 ) A. 先导性 B. 感染性 C. 终身性 D. 个别性 ...
14. 班级授课制创始于:( ) A. 15世纪初 B. 16世纪初 C. 18世纪 D. 19世纪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