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
7. 学制具体规定着 A. 学校的性质 B. 学校的任务 C. 入学条件 D. 修业年限 ...
20: 根据课程内容的核心和组织方式,可将课程分为() A: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B: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 C: 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 D: 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 ...
16: 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 A: 教育是为谁服务 B: 谁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C: 什么人应接受教育 D: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
12: 课程被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按照学科进行,由学生个人自学读、写、算、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另一个部分通过音乐、艺术、运动、集会以及开办商店、组织自治会等形式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意识”。前者通过个别教学进行,后者通过团体活动进...
8: “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墨子 ...
4: 注重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课程是( ) A: 基础型课程 B: 拓展型课程 C: 研究型课程 D: 发展型课程 ...
27: 对于传统师德也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A: 对 B: 错 ...
10: 孔夫子所说的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 )。 A: 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 B: 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 C: 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 D: 教师自己以身作则,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
4: 在看待学生的不同态度中,下列哪种类型广泛受学生欢迎?( ) A: 对峙型 B: 民主型 C: 放任型 D: 权威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