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强度较大的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这符合知觉的()规律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恒常性 D. 整体性 ...
5. 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叫() A. 需要 B. 动机 C. 兴趣 D. 信念 ...
20. 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的提出者是() A. 冯特 B. 荣格 C. 巴浦洛夫 D. 卡特尔 ...
14. 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她)的姓名,但确定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A. 重现 B. 保持 C. 回忆 D. 再认 ...
6. 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觉察到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的事件。这种现象叫() A. 无意识行为 B. 对刺激的无意识 C. 盲视 D. 无意识心理 ...
9. 感觉记忆可以全部进入短时记忆。 A. 错误 B. 正确 ...
19. 具有加工信息与存储信息的双重功能的记忆叫() A. 感觉记忆 B. 短时记忆 C. 工作记忆 D. 长时记忆 ...
12. 早晨起床后背诵外语单词效果好,重要的原因是没有() A. 超限抑制 B. 倒摄抑制 C. 延缓抑制 D. 前摄抑制 ...
4. 人格理论的特质论的主要提出者是() A. 冯特 B. 荣格 C. 巴浦洛夫 D. 奥尔波特 ...
14. 操作性条件作用强调个体的主动性 A. 错误 B. 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