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在掌握的牢固程度上。学生在再认和回忆时,不再象前一阶段那样把握不定,偶尔还要出现泛化现象,而是熟练且牢固,词义讲解也较清楚、恰当。其次,精确分化表现在掌握的深刻性和精确性上,这是掌握字形的( ) A. 精确分化阶段 B. 初步分化阶段 C. 泛化...
18: 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模式主要有() A: 讲授模式 B: 渗透模式 C: 交流模式 D: 科学模式 ...
28: 《史籀篇》属于宋朝时期的书目。 A: 错误 B: 正确 ...
16: 第一学段(1~2年级)识字与写字的阶段目标是( ) A: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B: 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C: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
2: 班级授课制最早由17世纪捷克卓越教育家( )(1592-1670)提出。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福禄贝尔 ...
17: 选择语文教学方法时,不必考虑教师的特长与风格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
3: 完整的口语交际活动必然包括以下三个构成要素( ) A: 交际主体 B: 交际载体 C: 交际的环境 D: 交际客体 ...
2: “口语交际”与 “听话、说话”的本质区别是( )。 A: 是否是双向互动的动态过程 B: 实践性 C: 主观性 D: 个性化 ...
4: 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A: 从思维品质入手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B: 采用多种样式进行多方面口语交际训练 C: 利用适当情境,进行情境性的口语交际训练 D: 加强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培养,促进口语交际能力发展 E: 丰富知识积累,加强...
6: 五四之后,小学语文课程由“国文”改为( ),实现“言文一致”,这是划时代的变化。 A: 国语 B: 语文 C: 中文 D: 汉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