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在法庭审判过程中,如果诉讼参与人或者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秩序 A. 审判长应当警告制止 B. 对于不听制止的,可以强行带出法庭 C. 情节严重的,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15 日以下的拘留 D.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12. 根据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 , 刑事司法协助的内容有 A. 调查取证 B. 移交证据 C. 通报诉讼结果 D. 承认和执行对方的生效判决和裁定 ...
6. 公安机关将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予以拘留后,在法定拘留期限界满前,应区别不同的情况做出的处理决定有 A. 释放 B. 取保候审 C. 监视居住 D. 提请批准逮捕 ...
10. 法庭辩论发言,辩论的先后顺序应当是 A. 公诉人、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被告人 B. 公诉人、被告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辩护人 C. 公诉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被告人 D. 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
6. 有权决定人民法院院长是否应当回避的主体是 A. 审判委员会 B. 检察委员会 C. 同级人大常委会 D. 上级法院院长 ...
9. 凡是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嫌疑人不予立案,但可以进行侦查。 A. 错误 B. 正确 ...
4. 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勘验、检查、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等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
20. 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有 A.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的 B.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的 C. 可能判处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D.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
15. 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决定开庭审判的条件是 A. 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 B. 附有证据目录 C. 附有主要证据的复印件或照片 D. 附有证人名单 ...
9. 回避适用的人员包括 A. 审判人员 B. 证人 C. 鉴定人 D. 书记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