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能体现韩愈自明气节的书启是( )。 A. 《三上宰相书》 B. 《与孟尚书书》 C. 《答尉迟生书》 D. 《应科目与时人书》 ...
9.韩愈《答刘正夫书》说:“若圣人之道,不用文则已;用则必尚其能者。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这体现了韩柳哪条文体理论( )。 A. 师其意,不师其辞 B. 气盛言宜 C. 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 D. 抒写日常情感...
3.对于宋代古文运动第二个时期文统的观念理解有误的是( )。 A. 穆修在偏重文的一方起了开创作用 B. 古文家的文统观念与韩愈无关 C. 尹洙和穆修的出发点都在于务实致用 D. 文统主张切于世用,关注社会,反对空言心性 ...
7.柳宗元“志于道”与韩的好奇不同。 A. 错误 B. 正确 ...
1.魏晋以来的骈俪化使南朝赋逐步形成了类似于律诗的“联”的表意单位,两句一联,在表意上具有多视点铺排的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
10.古文走向奇怪的原因不包括 ( ) A. 追求新异,把生涩奇怪当做创新 B. 片面发展了韩柳古文中奇字难句的倾向 C. 受骈文的影响 D. 一般作者对艺术散文的错误的艺术追求,以文为戏 ...
4.不属于柳宗元文学理论主张的是( ) A. 先诚乎中 B. 道之传无关乎文采 C. 强调“用助字” D. 不薄今人爱古人 ...
8.“散文”二字最早出现在东汉木华《海赋》一文中。 A. 错误 B. 正确 ...
2.颜之推对魏晋文风的批判比较客观。 A. 错误 B. 正确 ...
11.在西方,古代汉语文学中没有与之对应的词汇是( )。 A. 诗歌 B. 散文 C. 戏剧 D. 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