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不实行加班加点工资制度的工时制度形式是( )。 A. 标准工时制 B. 计件工时制 C. 综合工时制 D. 不定时工时制 ...
1.《劳动法》第61条规定:"对怀孕( )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A. 4个月 B. 5个月 C. 6个月 D. 7个月 ...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公约和建议书的主要依据是( ) A. 华盛顿宣言 B. 费城宣言 C. 日内瓦宣言 D. 开罗宣言 ...
9.我国的就业制度模式只有行政配置型就业制度模式一种。 A. 错误 B. 正确 ...
3.集体合同终止有两种情况:一为集体合同期限届满而终止;二为当事人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而终止。 A. 错误 B. 正确 ...
7.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 A. 劳动法律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 B. 劳动法律主体双方具有从属性 C. 劳动法律关系具有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特征 D. 劳动法律关系是在社会劳动中形成和实现的 ...
1.区分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并由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因素有( )。 A. 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 B. 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直接后果 C. 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附带产生的关系 D. 这些关系不是劳动关系附带产生的关系 E. 这些...
10.劳动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是( )。 A.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B. 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 C.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D. 劳动法律关系变化的原因 ...
4.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 )。 A. 事业单位 B. 用人单位 C. 企业 D. 团体 ...
4.行为人一次走私数种不同物品,符合数个犯罪构成,应数罪并罚。 A. 错误 B. 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