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在特定文化中,儿童获得适合于某一性别(男性或女性)价值观、动机和行为的过程,被称为( ) A. 性别化 B. 性别角色 C. 性别差异 D. 性别角色标准 ...
14. ( )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抑制冲动,从而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 A. 自尊心 B. 自信心 C. 自我控制 D. 延迟满足 ...
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 A. 整体——系统性 B. 社会制约性 C. 统一性 D. 能动性 ...
38. 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增加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 A. 玩具数量不足 B. 同伴的交往 C. 幼儿认知水平搞 D. 幼儿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后果 ...
18. 国外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最早在( ) A. 19世纪20年代 B. 20世纪20年代 C. 19世纪30年代 D. 20世纪30年代 ...
10. 在同一社会文化和不同文化之间,公认的性别角色行为为标准有着相当大的一致性,即是所谓的( ) A. 性别化 B. 性别角色 C. 性别相适行为 D. 性别差异 ...
2. 游戏干预的关键在于把握“既要——又要”的辩证法。 A. 错误 B. 正确 ...
4. 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的意义可表现为以下哪些方面() A. 保障儿童的游戏权力 B. 创造与儿童年龄特点相适宜的幼儿园生活 C. 让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D. 游戏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
25. 自制玩具主要是指() A. 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原料制作自己喜爱的玩具 B. 教师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有目的地制作玩教具,以补充现成玩教具的不足或缺陷 C.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自然物及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制作玩具 D. 利用土坡...
12. 教师在游戏中怎样把握好互动的节奏() A. 要求教师站在儿童的角度,以“假如我是孩子”的心态体现儿童可能的兴趣与需要 B. 要求教师给儿童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思考,要提供条件,鼓励支持儿童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误的”想法 C. 要求教师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