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陈先晋
B.龚子元
C.盛佑亭
D.李月辉
正确
一直梦想创造“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创作了《亚洲铜》、《五月的麦地》、《土地》、《太阳》等作品的诗人是()。
A.北岛
B.舒婷
C.顾城
D.海子
正确
2.(单选题)1980年,《福建文学》开辟了“新诗创作问题”专栏,主要讨论对象是()。
A.北岛
B.舒婷
C.顾城
D.海子
正确
3.(单选题)“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者,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诗人,写出了《回答》、《履历》、《结局或开始》、《雨夜》、《宣告》、《古寺》、《一切》等著名的“朦胧诗”的诗人是()。
A.北岛
B.舒婷
C.顾城
D.海子
正确
4.(单选题)《三里湾》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是()。
A.刘雨生
B.梁生宝
C.王金生
D.李月辉
正确
5.(单选题)在当代文学史上,赵树理的几乎所有作品都处于“褒贬毁誉之间”,只有一篇小说除外。这篇小说是()。
A.《三里湾》
B.《“锻炼锻炼”》
C.《卖烟叶》
D.《登记》
正确
6.(单选题)1980年5月7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在新的崛起面前》一文的作者是()。
A.谢冕
B.孙绍振
C.顾工
D.徐敬亚
正确
7.(单选题)《白鹿原》的作者是()。
A.古华
B.陈忠实
C.张炜
D.王安忆
正确
8.(单选题)“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等情节出自作品()。
A.《林海雪原》
B.《红旗谱》
C.《皖南事变》
D.《三家巷》
正确
9.(单选题)王蒙以“意识流”手法描写主人公钟亦成15岁投身革命的中篇小说是()。
A.《杂色》
B.《蝴蝶》
C.《古船》
D.《布礼》
正确
10.(多选题)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有()等。
A.刘世吾
B.钱文
C.张思远
D.犁原
正确
11.(多选题)受惠特曼的《草叶集》深刻影响的中国诗人主要有()等。
A.郭沫若
B.艾青
C.蔡其矫
D.北岛
正确
12.(多选题)以当时农村合作化运动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除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外,还有周立波、柳青、浩然的()等。
A.《山乡巨变》
B.《创业史》
C.《妇女代表》
D.《艳阳天》
正确
13.(多选题)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等。
A.林震
B.钟亦成
C.钱文
D.曹千里
正确
14.(多选题)20世纪90年代整个诗坛呈现出一种较为沉寂的状态,但仍在坚守诗歌创作领地的仍然有()等。
A.顾城
B.于坚
C.西川
D.臧棣
正确
15.(多选题)20世纪60年代初在京剧现代戏勃兴中出现的优秀剧目主要有()等。
A.《红灯记》
B.《智取威虎山》
C.《沙家浜》
D.《奇袭白虎团》
正确
16.(多选题)自1957年下半年开始,许多作家都转向了历史题材,创作有()。
A.《蔡文姬》
B.《茶馆》
C.《关汉卿》
D.《胆剑篇》
正确
17.(多选题)1960年前后,长篇叙事诗的创作出现了一个热潮,主要有()等。
A.李季的《杨高传》
B.臧克家的《李大钊》
C.田间的《赶车传》
D.郭小川的《望星空》
正确
18.(多选题)郭小川的叙事长诗主要有()。
A.《白雪的赞歌》
B.《甘蔗林——青纱帐》
C.《一个和八个》
D.《将军三部曲》
正确
19.(多选题)孙犁以描绘青年妇女的优美形象而著称,其中,主要有()等。
A.小满儿
B.双眉
C.范灵芝
D.妞儿
正确
20.(填空题)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刘世吾、《《在此填空1》》中的张思远、《相见时难》中的翁式含、《踌躇的季节》中的犁原等。
正确
21.(填空题)《在此填空1》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者,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诗人,他的《回答》、《履历》、《结局或开始》、《雨夜》、《宣告》、《古寺》、《一切》等著名的“朦胧诗”,因其现代主义色彩的新诗歌形式受到青年读者的欢迎,但同时也受到批评。
正确
22.(填空题)京剧《智取威虎山》取材于曲波的长篇小说《《在此填空1》》。
正确
23.(填空题)郭小川的组诗《致青年公民》、《在此填空1》的《放声歌唱》为当代政治抒情诗开了一代诗风。
正确
24.(填空题)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林震、《《在此填空1》》中的钟亦成、“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
正确答案:
25.(填空题)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马烽的《一架弹花机》、《在此填空1》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凖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正确答案:
26.(填空题)陈忠实的《白鹿原》和《在此填空1》的《长恨歌》,一部是乡土文学的经典,一部是都市文学的名篇。
正确答案:
27.(填空题)1978年12月由芒克、北岛等在北京创办的《《在此填空1》》是新诗潮运动的一面旗帜。
正确答案:
28.(填空题)《铁木前传》从第6章开始,一个叫《在此填空1》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正确答案:
29.(填空题)在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的第一个高潮期中,涌现出了《在此填空1》的《考验》、安波的《春风吹到诺敏河》、海默的《洞箫横吹》、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孙芋的《妇女代表》等优秀作品。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