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90年代乃至21世纪初教育工作的要求,即( )。 A. “两基” B. “两个增长” C. “两重” D. “两全” ...
6. 作为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教育法是以( )为目的的。 A. 维护和形成基本的社会秩序 B. 维护受教育者的基本权益 C. 创建和谐教育 D. 建立完整、协调的学制系统 ...
17. 教育法律事实是由教育法律加以规定的,不是普通的事实。( ) A. 错误 B. 正确 ...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继续实行会考的地方应突出选拔性考试的性质。 A. 错误 B. 正确 ...
2.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要以中央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经费。 A. 错误 B. 正确 ...
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权限包括:( )。 A. 解释宪法 B. 修改宪法 C. 监督宪法实施 D. 制定刑事、民事等方面的基本法律 ...
7. 教育申诉制度是指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个体及教育行政相对人,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向相应的( )申诉理由,请求处理或重新处理的制度。 A. 国家权力机关 B. 国家司法机关 C. 国家仲裁机关 D. 国家行政机关 ...
7. 法的渊源是指法的( )。 A. 来源 B. 形成过程 C. 表现形式 D. 效力范围 ...
1.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十五”期间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 )。 A. 实现“两基” B. 扩大高中规模 C. 发展学前教育 D. 发展职业教育 ...
17. 行为人有过错是指承担教育法律责任的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违反教育法的故意或过失。( ) A. 错误 B. 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