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提出“自然犯罪”概念的是()。 A. 贝卡利亚 B. 边沁 C. 菲利 D. 加罗法洛 ...
12. 社会学家和犯罪学家用亚文化理论解释() A. 男性犯罪的成因 B. 女性犯罪的成因 C.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D. 老年人犯罪的成因 ...
3. 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70%-80%的时期是() A. 50年代初期 B. 60年代中后期 C. 80年代初期 D. 2000年以后 ...
6. 4.我国第一次“严打”是在什么时候?() A. 1996年 B. 1986年 C. 1983年 D. 1978年 ...
17. 从作案手段来看,暴力犯罪不具有()的特点。 A. 突发性 B. 残酷性 C. 团伙 D. 冒险性 ...
12. 被暴力加害的重点群体的年龄段是()。 A. 14—16周岁 B. 16—18周岁 C. 18—26周岁 D. 26—35周岁 ...
2. ()我国的犯罪率下降为2.4,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犯罪率的最低值。 A. 1956年 B. 1966年 C. 1988年 D. 1976年 ...
12. 计算机犯罪形式的隐蔽性与复杂性表现为() A. 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 B. 使传统的地理疆界对它毫无意义 C. 低龄的人在整个犯罪中的比例越来越高 D. 计算机犯罪所造成的损失极其严重 ...
7. 大部分流动人口来自() A. 城市 B. 农村 C. 外省 D. 本地区 ...
3. 关于热力学 第二定律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热不能自动从低温流向高温 B.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作功而无其它变化 C. 第二类永动机是造不成的 D. 热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