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所谓(),就是在意义上有区别事物的作用,主要用来给事物进行分类的词。比如“男”、“女”、 “ 良性”、 “ 黑白”、 “ 彩色”等。 A. 动词 B. 形容词 C. 区别词 D. 名词 ...
8.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如何把理论语法、教材语法转化为课堂教学语法。 A. 错误 B. 正确 ...
2.“教学语法”又叫“专家语法”,理论语法又叫“学校语法”。 A. 错误 B. 正确 ...
1.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可接受性表现为内容要()。 A. 循序渐进 B. 由易到难 C. 由简到繁 D. 由常用到非常用 ...
1.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以()为主。 A. 教师讲授语法 B. 教师训练学生怎样学习并运用语法 ...
8.偏误的来源主要有:母语负迁移、( )。 A.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B. 文化因素的负迁移 C. 简化 D. 教学的诱发 ...
2.从广义来说,“教学法”可以指学科理论与实践的总称,包括( )等不同层面的内容。 A. 教学原则 B. 教学方法 C. 教学技巧 D. 教学内容 ...
8.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对外汉语教学法贯彻实践性教学原则,提出( )的实践性教学原则。 A. 听、说、读、写全面要求 B. 汉外对比原则 C. 循序渐进的原则 D. “精讲多练” ...
2.〈汉字等级大纲〉确定甲级字、乙级字、丙级字、丁级字、共计( )个。 A. 2705 B. 2805 C. 2905 D. 2950 ...
10.语言是规则系统是其自然属性。 A. 错误 B. 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