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定性研究的方法包括( ) A. 历史法 B. 个案法 C. 观察法 D. 调查法、文献资料分析法、经验总结法 ...
10. ( )是一种假定的结果变量,也称作反应变量或输出变量,是实验自变量作用于实验对象之后所出现的效果变量,实验者所选择的因变量必须具有可变性,可以由自变量的作用而发生变化。 A. 变量 B. 因变量 C. 自变量 D. 无关变量 ...
5. 进行单组前后测验设计是对一组被试先进行前测验;然后实施实验处理;最后进行后测验。通过比较前后两次测验的成绩来确定实验的效果。具体的设计模式是 ( ) A. S(X-O) B. S(O1-X-O2) C. S(O1-X1-O2)-(O3-X2-O4) D. S...
9.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半成熟和半幼稚、自觉性和被动性以及独立性和依赖性等错综复杂的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
3. 下列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中,认知领域的目标包 括 :____ A. 知识 B. 理解 C. 接收 D. 综合 ...
7. 在众多的动机理论中 ,由马斯洛提出的是: A. 需要层次论 B. 认知失调论 C. 自我效能理论 D. 成就动机理论 ...
6. 教师的知识结构包含以下内容:_______ A. 广泛的思想理论基础 B. 精深的专业知识 C. 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 D. 广博的文化底蕴的积淀 ...
1. 下面关于教学技能的发展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______ A. 教学技巧是教学技能发展的初级形态,是教学技能达到一定熟练程度的标志。 B. 教学技艺是教学技能发展的又一形态,比教学技巧高一层次。 C. 由教学技巧过渡到教学技艺的难度较大,所需要的时间较...
15. 以下关于小学生的个性心理活动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加明确,更加自觉,能够意识到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 B. 从总体上说,小学生已经形成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自我意识的发展已经成熟。 C. 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准确性和...
10. _____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了解与关爱,是行之有效的师生交往方式。 A. 提问 B. 讨论 C. 个别指导 D. 作业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