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中“贰”的文中义是 A. 两属 B. 两个 C. 二十 D. 第二次 ...
15. 古今字主要的两个来源是同源分化和同音假借。 A. 错误 B. 正确 ...
10.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是个主谓倒装的结构。 A. 错误 B. 正确 ...
5. “或百步而后止”与“或谓之曰:‘是非君子之道也。’”中的“或”两个字用法不同。 A. 错误 B. 正确 ...
5. 下列句子中含有代词“之”字的有 A.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 B.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 爱共叔段,欲立之。 D.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
10.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中“拂”的应该释为() A. 拭去 B. 擦过 C. 违背 D. 匡正过失 ...
5. 许慎对“六书”中“形声”所下的定义是() A. 画成其物,随体诘誳 B.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C. 比类合谊,以见指挥 D.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
3. 传统的“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A. 错误 B. 正确 ...
7. 对“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说法正确的是: A. “明”是形容词 B. “明”是名词 C. “明”词义为清清楚楚 D. “明”词义为视力 ...
6. 《战国策》是史料汇编。它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多少国 ,共多少篇 A. 10,23 B. 12,33 C. 11,32 D. 13,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