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 目标原则 B. 量力性原则 C. 过程原则 D. 思想性原则 ...
5. 符合新型教师角色的是 : A. 促进者 B. 学习者 C. 消费者 D. 孤立者 ...
6. 下列何者说法正确? A. 教育目标比教育目的具体 B. 一般认为学校教育是广义的教育 C.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D. 教育目的比教育目标具体 ...
5. 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观点有相互独立论、包含论、相互影响论等。 A. 错误 B. 正确 ...
18. 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 A. 学术中心课程 B. 社会问题中心课程 C. 儿童活动中心课程 D. 人格中心课程 ...
13. “教育即经验的连续改造”是( )提出的 A. 赫尔巴特 B. 布卢姆 C. 杜威 D. 凯洛夫 ...
2. 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提出的概念 是 A. STS课程 B. 隐性课程 C. 附带学习 D. 副学习 ...
5. 哪些评价步骤属于 CIPP 评价模式 A. 背景评价 B. 输入评价 C. 过程评价 D. 成果评价 ...
8. (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 斯腾豪斯 B. 泰勒 C. 塔巴 D. 奥利沃 ...
10. 下列属于范例教学过程结构阶段的有 A. 范例阐明个的阶段 B. 范例阐明类的阶段 C. 范例阐明类的阶段 D. 范例应用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