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0 世纪 50 年代的第二次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特点是( )。 A. 课程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真正具有了统一性。 B. 课程“苏化”,实行分科教学分科课程模式。 C. 初步确立了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体系。 D. 第一次制订并颁发了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 E...
7. 让幼儿懂得保护和美化环境与增进健康的关系,逐渐形成保护环境卫生的社会责任感,并落实于自身的行为的教育是( )。 A. 个人卫生习惯 B. 环境卫生教育 C. 心理卫生教育 D. 身体素质教育 ...
8. 1922 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把实施幼儿教育的机构称为幼稚园,确立幼稚园教育制度,招收 6 岁以下儿童,正式列入学制。幼稚教育成了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A. 错误 B. 正确 ...
12. 幼 儿 园 课 程 目标可以分( ) A. 长远目标 B. 中期目标 C. 短期目标 D. 近期目标 E. 单元目标 ...
3. High/Scope 方案在教学方法上对教师提出了一系列原则和要求( ) A. 保持舒适、安全的环境 B. 支持幼儿的活动和语言。 C. 帮助幼儿进行选择和作出决定 D. 帮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 E. E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10. 集体组织形式就是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做基本相同的事情( ) A. 错误 B. 正确 ...
6. 当代对幼儿园课程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心理学流派主要是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心理学和心理动力理论等。 A. 错误 B. 正确 ...
15. 健康领域课程的主要内容中,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主要包括. A.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户外游戏, B. 在活动中发展走、跑、跳、钻、爬、攀登及投掷等基本动作 C. 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身体素质, D. ...
9. 20 世纪 20 —— 30 年代幼稚园课程的改革特点是 A. 第一次制订并颁发了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 B. 幼稚园课程中国化与科学化是课程改革的主题。 C. 课程的指导思想深受杜威实用主义的影响。 D. 幼稚园课程内容的范围也比较广泛,而且具体实用。 E. 课...
10. 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新的思路和发展契机,是幼儿园课程与( )相融合。 A. 社区教育 B. 家庭教育 C. 社会教育 D. 学校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