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 )。
A.全身大、中型动脉
B.全身毛细血管
C.全身细小动脉
D.肾脏入球小动脉
E.脾小结中央动脉
3.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继发改变是( )。
A.斑块内出血
B.斑块破裂
C.血栓形成
D.钙化
E.动脉瘤形成
4.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不包括( )。
A.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持续升高
B.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持续升高
C.大量吸烟
D.高血压病
E.糖尿病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受累的动脉是( )。
A.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B.右冠状动脉主干
C.左冠状动脉主干
D.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E.右冠状动脉后降支
6.心肌梗死最常好发的部位是( )。
A.左室前壁,心尖,室间隔前2/3
B.左室后壁,室间隔后1/3
C.左室侧壁
D.左室乳头肌
E.心内膜下心室壁内1/3的心肌
7.缓进型高血压病病变主要累及( )。
A.全身大、中型动脉
B.全身细、小动脉
C.全身毛细血管
D.视网膜中央动脉
E.大脑中动脉
8.高血压病时心脏的向心性肥大是指( )。
A.左室心肌肥厚而心腔不扩张
B.左室心肌肥厚而心腔扩张
C.左室壁厚正常而心腔明显扩张
D.左室、左房心肌明显肥厚
E.左室及右室心肌均肥厚
9.高血压并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 )。
A.大脑皮质
B.侧脑室
C.蛛网膜下腔
D.基底节和内囊部
E.豆状核和丘脑
10.良性高血压最早期影响血压升高的主要因素是( )。
A.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B.左心室肥大
C.全身细小动脉痉挛
D.肌型动脉中膜、内膜增厚
E.脑动脉壁的纤维素样坏死
11.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累及的心瓣膜是( )。
A.二尖瓣
B.三尖瓣
C.主动脉瓣
D.肺动脉瓣
E.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受累
12.引起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菌是(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
C.感冒杆菌
D.溶血性链球菌
E.草绿色链球菌
13.女,30岁。心悸、气短2年,1个半月前拔牙后出现发热、乏力。有风湿病史。查体:皮肤有出血点、脾大,听诊:心尖区可闻隆隆样及吹风样杂音,患者最大可能患病是( )。
A.风湿活动
B.肺内感染
C.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D.肾盂肾炎
E.流行性出血热
14.女,28岁。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3年,近半年心悸,气短,近一个月双下肢水肿,查体:颈静脉怒张,双下肢凹陷水肿,肝大右肋下3 cm,听诊:心尖区可闻隆隆样及吹风样杂音,本患者最正确的诊断应是( )。
A.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
B.二尖瓣关闭不全
C.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
D.心力衰竭
E.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右心衰竭
15.对扩张性心肌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男性多于女性
B.20~50岁多见
C.心肌细胞可出现肥大
D.心腔扩张
E.心肌收缩力增强
16.心力衰竭的定义正确的是( )。
A.心排血量低于正常
B.每搏心排血量低于正常
C.心脏指数低与于正常
D.由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泵衰竭
E.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足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
17.不会导致心脏容量负荷增加的因素是( )。
A.二尖瓣关闭不全
B.主动脉关闭不全
C.室间隔缺损
D.肺动脉高压
E.动—静脉瘘
18.关于心力衰竭时心率加快的叙述,不正确是( )。
A.无论急性或慢性心力衰竭,心率都加快
B.心率加快最容易被迅速动员起来的一种代偿活动
C.心率越快其代偿效果越好
D.心率加快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
E.代偿作用有限,不太经济
19.肺水肿的表现不包括( )。
A.发绀
B.端坐呼吸
C.咳嗽
D.呼吸微弱
E.咯粉红色泡沫痰
20.心功能降低时最早出现的变化是( )。
A.心排血量降低
B.心力储备降低
C.心脏指数降低
D.射血分数降低
E.动脉血压降低
21.右心衰竭的表现不包括( )。
A.下肢水肿
B.肝肿大
C.少尿
D.食欲缺乏,恶心呕吐
E.心性哮喘
22.心力衰竭时最常出现的酸碱平衡紊乱是( )。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